第二十一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舉行
9月22日至2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雜志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共同主辦,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科研處大力支持。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百名知名經濟學專家、青年經濟學者與在讀學生齊聚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中國經濟學創新開展學術探討和交流。
開幕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經濟研究》主編黃群慧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吳衛星教授,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教授,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志生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周銘山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高文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教授,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嘉實基金首席科學家張自力博士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開幕式。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鐘德壽教授主持開幕式,黃群慧所長和高文書副校長分別致開幕詞。
首先,黃群慧代表論壇主辦方歡迎各位專家學者及在讀學生出席第二十一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感謝論壇學術理事會的各家單位、論壇組委會、嘉實基金等為本屆論壇順利召開付出的努力。隨后,通過展示宣傳視頻,黃群慧詳細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的發展歷程、辦學優勢和科研特色。黃群慧指出,本屆論壇的主題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下的中國經濟學創新”,期盼論壇能夠進一步推動廣大青年經濟學者投身到中國特色經濟學三大體系建設中,在新征程上為中國經濟學創新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黃群慧教授致詞
高文書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對本屆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蒞臨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要調動青年經濟學者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作出更多創新研究,要切實解決青年學者的困難,發揮青年學者的力量。高文書同時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對科教融合背景下社科大的辦學特色與辦學目標進行詳細闡釋,并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高文書教授致詞
鐘德壽教授主持開幕式
接下來是“青年經濟學者論文獎(2023)”頒獎典禮。本年度共有7篇論文獲獎,分別是: 楊子暉:《金融市場與宏觀經濟的風險傳染關系——基于混合頻率的實證研究》; 王春超、葉琴:《中國農民工多維貧困的演進——基于收入與教育維度的考察》; 曲創、劉重陽:《平臺競爭一定能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嗎?——基于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分析》; 劉曉光、劉元春:《杠桿率、短債長用與企業表現》; 杜創:《動態激勵與最優醫保支付方式》; 申廣軍、陳斌開、楊汝岱:《減稅能否提振中國經濟——基于中國增值稅改革的實證研究》; 馮志軒、李幫喜、龍志銘、張晨:《價值生產、價值轉移與積累過程:中國地區間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黃群慧所長、高文書副校長、嘉實基金首席科學家張自力上臺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青年經濟學者論文獎頒獎典禮合影
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主旨演講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由《經濟研究》編輯部主任金成武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張濤教授主持。 主旨演講第一部分中,黃群慧所長與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教授分別發表演講。 黃群慧演講的題目為“新征程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任務與政策”。他首先指出,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多元動態目標的內在統一性邏輯,本質上是處理供需過程中的效率與公平、效率與安全的關系。接下來,他強調面對勞動力供給、技術創新、內需不足等挑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要求打造以數字經濟驅動的兼具高效率和包容性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最后他指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原則,把握經濟政策的優先序和著力點。 龔六堂以“政府政策、要素回報份額與要素替代彈性——基于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視角”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經濟學理論基礎問題應當加快攻堅,重點研究。他詳細闡釋了從微觀到宏觀的要素彈性模型,對宏觀彈性、微觀彈性、行業間彈性、企業間彈性進行分解,指出可靠的結論更加有助于合理政策的制定。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龔六堂教授主旨演講
《經濟研究》編輯部主任金成武主持主旨演講
主旨演講第二部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張濤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吳衛星教授和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志生教授分別做演講。 劉守英院長以“防收縮和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主旨演講并指出,經濟發展應當分為高增長階段和防收縮階段兩個階段。經濟績效是增長的提升和收縮的下降共同作用的結果,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降低經濟收縮。我國新常態下的新特點提供了可以繼續研究的新方向,我國應當保持穩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厘清轉型和轉軌的區別,更好解決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教授主旨演講
吳衛星校長發表題為“貿易成本與家庭負債”的主旨演講。他以全球化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為引入,指出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對居民家庭金融行為的影響,并分析了貿易成本變化對不同群體和行業的不同影響。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吳衛星教授主旨演講
李志生副校長發表題為“隱性地方政府債信用評級膨脹問題”的主旨演講,就隱性地方政府債信用評級失真的現象和評級膨脹的測度進行深入探討,指出膨脹的信用評級扭曲了一級市場風險定價,但二級市場識別了評級膨脹引致的定價扭曲。由此,他提出在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中應高度重視對信用評級膨脹及其負面效應的綜合治理。
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李志生教授主旨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張濤教授主持主旨演講
各分論壇上,與會學者圍繞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數字經濟、資源與環境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與討論。在完成各項議程后,第二十一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圓滿閉幕。
論壇參會者合影
本屆論壇開幕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東北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雜志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遼寧大學經濟學院、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等(以上單位按名稱音序排列)論壇學術理事會成員單位的代表還召開了理事會年度會議。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青年經濟學者論文獎(2023)”獲獎名單,決定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在南京大學商學院舉辦。